为进一步了解民族地区中学生学习的发展情况,助推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在社会实践和调研支教中磨练青年大学生品格,8月,江南大学商学院“云端助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宁德市蕉城区民族中学开展“情暖畲乡,云端助梦”江南微课堂支教调研活动。
炎炎夏日,畲乡情浓。实践队员们来到蕉城区民族中学,在陈方华校长的带领下,将“江南微课堂”搬到畲乡中学,通过互动分享和游戏的方式,给初三学子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活泼、别开生面的授课。
首先,实践队员们向民中学子进行了自我介绍,介绍了团队名中“云端”二字的含义,作为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重点立项项目,云端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旨在利用现代网络科学技术,设计研发一款针对中学生学习的小程序或软件,通过线上实现大学生一对一支教乡村中小学生。民族中学的孩子们也通过填写调查问卷,表达了对于“云平台”的看法和建议。在“江南微课堂”上,“小老师们”带领民族中学的学生一起走进无锡、认识江南,畅聊丰富精彩的大学生活,感受江南水乡的浪漫气息。从学习到生活,从理论到实践,在语言的碰撞中,在心灵的交流中,实践团成员们和孩子们的距离在欢声笑语里渐渐拉近。
教育兴则国兴。为深入了解民族类中学学生学习情况,实践队员们对民族中学老师进行了深度访谈。在访谈中,了解到有这样一位老师,2002年师范毕业后的他毅然决然地选择投身杏坛,深耕教育,来到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民族中学,开启了他的漫漫从教路,他就是郑海宁老师。
他对实践队员们诉说着执教初心:“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一代代人前仆后继、勇往直前。关心关爱学生,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优秀的教师是推动教育强国的重要保障。作为青年大学生,也应多磨练、勤学习,长知识、强本领。”郑海宁身上那种永不磨灭的坚持和对学生深深的爱,更加坚定了青年大学生们践行时代使命的责任与担当。
通过与郑海宁的交流,实践队员们了解到蕉城区民族中学为保护和传承畲族非遗文化,专门开设了非遗类课程,并在学校的文化长廊里展示畲族的传统习俗等。除此之外,民族中学的陈方华校长告诉实践队员们,学校每年还会聘请畲族非遗“双音”传承人雷美风老师等来校专门为学生们授课、举办民族运动会等,深受学生喜爱。
通过这次“情暖畲乡,云端助梦”江南微课堂活动,“小老师们”鼓励学生大胆走上讲台,敢于言梦,敢于追梦。当看到一双双稚嫩又闪闪发光的眼睛时;当听到一名小男孩说这是他第一次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发言时;当孩子们拉着实践队员们的手依依惜别时,队员们突然意识到,支教的力量虽小,时间虽短,但也曾在某一时刻给予过他人温暖。
云端支教,“鼋”梦江南。教育帮扶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是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引擎。今后,实践团的成员将继续保持对民族地区孩子的这份热忱与关爱,为畲乡的教育发展和非遗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实践团队员刘徐同学向民中学子介绍无锡
民族中学的同学们认真听讲“江南微课堂”
民族中学的学生在“江南微课堂”上积极参与互动
实践团队员们与郑海宁老师进行交流访谈
“云端助梦”社会实践团与民族中学师生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