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本科生学风建设,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动员本科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10月30日,生物工程学院在二教楼2C210举行了主题为“创‘生’未来”的学科竞赛分享会。本次分享会由辅导员刘畅主持,生物工程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参加。
分享会伊始,刘畅介绍本次分享会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参加学科竞赛的价值和意义,并鼓励同学们在大学阶段积极参加学科竞赛,重在体验参加竞赛的过程,从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接下来,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5位优秀同学分享了他们的参赛经验。
首先,获得省级重点大创项目立项的肖森和余乐彤介绍了大创的基本情况,并和同学们分享了立项申请书撰写过程中、项目实施过程中以及项目结项答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其次,分别获得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和创新创业类国家级一等奖的张雨晴和师戈图分享了自己的参赛经验。他俩总结出参加生命科学竞赛首先要仔细研读竞赛的规则和要求,确定好课题以后,要做好实验的过程性记录;接下来要从每一次实验失败的数据中分析问题,结合文献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嘱咐同学们要积极主动,多向实验室的师兄师姐和老师们请教。
最后,获得第八届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的贯中正讲述了自己的参赛体会,他以讲相声的方式,幽默地向同学们展示了他的竞赛经历。他总结“互联网+”大赛和创业项目相关,主要是撰写商业计划书、制作项目汇报PPT、制作财务报表等。他强调参加“互联网+”大赛实际上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调动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
分享结束后,在互动环节,五位优秀的学长学姐也积极地为学弟学妹们解疑释惑,互动气氛轻松愉快,为同学们参加学科竞赛指明了方向,营造了良好的“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氛围。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学科竞赛已然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力载体,近三年来,生物工程学院在学科竞赛方面共获奖164项,其中A类获奖45项,B类获奖119项。学院将继续坚守一流学科、一流人才培养工作本色,培养和鼓励学生发扬“善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生工精神,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刘畅主持分享会
肖森(左)和余乐彤(右)分享大创经验
张雨晴(左)和师戈图(右)分享生科竞赛经验
贯中正分享“互联网+”大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