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至善学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 >> 部门新闻

至善讲坛前沿科技系列讲座《从实物货币到数字货币》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2021-05-28  来源:至善学院   文:陈泓如、冉艺涵 图:王泽 审核:单筱婷

5月26日下午,至善讲坛前沿科技系列讲座《从实物货币到数字货币》在至善学院馆819报告厅如期举办,江南大学商学院谢玉梅教授应邀开讲,并从货币起源、人民币历史及数字货币三个层次向同学们讲述了货币的变化。

谢玉梅以世界各地实物货币的展示为开场,询问同学们如今使用实物货币的情况,揭开了本次讲座的序幕。随后,谢玉梅从货币起源、人民币历史、金融科技与数字货币三个层次向同学们讲述了货币的变化。谢玉梅指出,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菲利克斯·马汀在《货币野史》中挖掘出了货币的真谛——货币成为确保信用与债务价值的根本基石。她通过对“爱尔兰银行关闭”这个案例的分析阐述,很好地还原了马汀所说的货币的本质。随后,她引用教授的货币实验告诉我们,个人信用很难支撑起货币的三大职能,货币需以国家信用为依托。谢玉梅展示了货币形式的发展,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了支付体系的演变。接下来,谢玉梅向大家讲述了人民币历史。中国人民银行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土地革命时期人民币被称为苏票或红军票,在抗日战争时期称抗币或边币。党领导下的红色金融历经革命战争的考验、经济浪潮的洗礼,留下了一串串光辉的足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奇迹。2016年10月,人民币加入SDR(特别提款权),权重为10.92%,标明了人民币的国际化。截止到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已发行五套人民币,形成多系列货币体系。

在最后的“金融创新与数字货币”内容讲述中,谢玉梅提出,科技赋能是金融与非金融的融合,由经济内生出金融创新服务,拓展了传统意义上的金融边界,如阿里巴巴、京东等。我们如今的支付方式依托互联网隔离了银行与客户,从传统的现金、支票或银行卡支付变成了第三方支付。谢玉梅在报告中指出,“法定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在数字世界的延伸和表现,是一种新的货币形态”,使用数字货币,首先必须有数字基础设施,诸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但政府不能强迫其公民拥有这些,因此授予央行数字工具法定货币地位可能是一个挑战。如果没有法定货币( legal tender )的名义,实现完全货币地位(fu1l currency status )同样具有挑战性。

在讲坛互动环节,现场同学积极参与,大家就数字货币是否会使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发生改变和纸币是否会被数字货币取缔展开讨论。谢玉梅认为,货币改变对人民币国际化改变有好处,但国际地位至少不会变。任何新事物的诞生都需要时间,纸币或许终将退出历史舞台。

谢玉梅教授讲解货币的历史沿革

讲座现场同学们认真听讲

阅读( (编辑:吴亚雯)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