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笔谈】伍红林: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锻造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

发布日期:2024-11-11  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人文学院院长 伍红林

编者按:全国教育大会9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强化使命担当,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特开设“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笔谈”专栏,推动全校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奋力答好“教育强国 江南何为”的时代命题,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江南贡献。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殷切希望和全面要求。2024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中进一步强调:“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强师必先铸魂。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涵盖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为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指明了前进方向,为答好“教育强国,江南何为”的时代命题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涵养高尚师德师风

强师先铸魂,铸魂德为先。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是师德师风。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提升新时代教师素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家精神中明确提出的“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和“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揭示了师德师风建设的“根”与“魂”,引领着广大新时代教师筑牢理想信念、锤炼品德修为、涵养师德师风,树立“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自觉,砥砺成为“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因此,新时代教师首先要善于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美德中汲取丰厚滋养,以坚定自身理想信念、陶冶自身道德情操、提升自身师德修养。其次,中华民族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新时代教师应善于从历史不同时期涌现的伟大教育家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与精神力量,汲取榜样的力量,以增强自身的信念感、责任感与使命感。此外,新时代教师还应通过自我反思与内省,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修为。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只有通过持续审思自身言行是否符合教育者的标准、是否在言传身教中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新时代教师方能行之有效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二、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赋力教师专业发展

强师先铸魂,铸魂必筑基。教师专业成长乃立身之本。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必须以大力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支撑。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为新时代教师的专业成长明晰了发展方向。

厚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抓手。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新时代教师需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及时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并通过积极参与各类培训与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专业素养与技能,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此外,深入把握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关注学生异质化的成长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是新时代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成为学生心灵的启迪者。教师应致力于帮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畅游,寻找自我成长的正确方向。

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驱动力量。新时代教师躬耕态度具体体现在其对知识的渴求与探索的热情上。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新时代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扎实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勇于探索教育教学创新实践。此外,教师的躬耕态度不仅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新时代教师应始终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躬耕新时代教坛,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敬畏之心,努力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同路人、开路人。

三、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勇挑立德树人重担

强师先铸魂,铸魂需明志。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必须要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呼吁广大教师勇担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对新时代教师的立德树人实践提出了具体要求。

“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深切关怀与悉心培育上,体现在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与执着追求上,是新时代教师落实立德树人实践必备的核心素养,是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揭示了广大教师在国家社会发展中肩负的重大责任和使命。教师的仁爱之心,不仅关乎学生的个体成长与发展,更关乎中华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教师只有捧着一颗仁爱之心而来,以仁爱之心实施仁爱之教,才能培育出具有仁爱之心的卓越时代新人。

教育家精神所蕴含的“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为新时代教师的立德树人实践提供了深刻指引。新时代教师的教育实践应当与国家强盛、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应充分发挥教育在促进人类文明、社会进步与文化传承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引领性作用。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新时代教师应具备全球视野与人文情怀,致力于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卓越人才。同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新时代教师应积极强化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激励其主动承担起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深刻凝练出优秀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理想信念、责任使命与价值追求,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南。我们应以教育家精神全面引领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激励广大教师涵养崇高师德师风,潜心研修专业发展,落实立德树人实践,争做江南好教师,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江南智慧与江南力量。

阅读( (编辑:于乐)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

Baidu
map